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从教育部公示来看(数据截至8月16日平台更新),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中,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2024年度新增列的本科专业。作为国家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中,工学申报333个,教育学申报120个,管理学申报100个,医学申报94个。
82所“双一流”高校参与了本次本科专业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外,“智能”是“双一流”高校专业申报的关键词。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学校申报的6个专业分别为
成为5年间新增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共新增413个,大幅领先其他专业。和AI相关的交叉专业,如人工智能教育等,也是近年来本科新增专业的一大侧重点。
此外,5年间新增数量较多的数字化的经济、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建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均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体现出鲜明的学科交叉创新性特征。
从学位授予门类来看,工学遥遥领先,5年间共新增4173个专业点,且每一年度新增数量均大幅领先其他门类。近年来,工学类专业热度居高不下的背后,是国家战略产业对“新工科”人才需求的驱动。
此外,理学新增专业点975个,农学新增专业点253个,医学新增专业点139个,理工农医共新增5540个,占全部新增专业点的58%。从各年度比重来看,2020年度理工农医类占当年度新增专业的55.6%,2024年度理工农医类占当年度新增专业的65%;与此同时,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门类新增数量出现非常明显下降趋势,理工农医类专业比重进一步扩大。
从本科专业点撤销情况去看,2020年度-2024年度共撤销专业点5345个,撤销数量在2023年度出现大幅度增长,几乎与当年度新增备案或审批数量(1673个)持平,2024年度撤销数量虽有小幅度下降,但依然稳定超出1000个。
撤销数量大幅度增长的背后,是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升。专业优化调整的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
在这场规模巨大的专业调整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被撤销最多的专业,2020-2023年度,4年间共撤销122个专业点;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撤销115个;撤销较多的专业还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因2024年度撤销专业名单并未公布,故撤销统计均为2020-2023年度)
从学位授予门类来看,新增最多的工学,同样是撤销最多的门类,2020-2023年度共撤销1279个,其次是管理学,共撤销733个,理学撤销558个。此外,艺术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撤销数量均超100个。
具体到各年度撤销幅度来看,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撤销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与2020年度相比,2023年度管理学撤销增幅达到248.4%,文学增幅达到319.4%,经济学增幅达到255%,均高于平均增幅。
人文社科类专业由于同类专业设置过多,人才教育培训供给远超过社会市场需求,就业率较低。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普通本科中人文社科类的毕业生占比达到52%,人数超过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一半。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大规模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良性举措,这既是高等教育适应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缩影。
此前,青塔曾统计分析了2024年度本科专业调整情况,以及近5年本科专业新增、撤销趋势,梳理专业优化调整方向,形成报告《青塔·全国本科专业调整关键趋势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