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a体育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aoa体育官方网站

志愿填报必看!师范热门专业解析(附院校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27 02:51:13 来源:aoa体育官方网站

  近年来,“教师热”持续升温,让考生对旨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学类专业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相关专业就业情况如何?哪些专业值得着重关注?本文为您详解。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教育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具备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

  就业蓝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届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085元,薪资较低。教师职业薪酬待遇与职称紧密关联,初入职场的教师薪酬较低或与其从事的行职业特点有关。

  另外,教育学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7%,高于本科平均(73%)。但其就业满意度较低,为79%。薪资等福利待遇情况是影响毕业生就业体验的主要的因素,因此毕业生在从业初期对就业体验评价不高。不过有趣的是,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教育学的就业满意度持续升高。毕业五年后,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反超其他所有学科,一跃成为就业满意度(86%)最高学科。这或与其职业的稳定性、归属感和高认同度有关。

  下表为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中就业量较大的3个专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月收入较高,为5288元;小学教育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均较高,为82%。学前教育专业整体看来就业质量较低,三项指标均为三个专业中最低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等,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随着学前教育机构资质审核、教师资格认证等制度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专业门槛或将逐步提升,本科学前教育毕业生将因此更具竞争力。不过,相比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尤其是民办园)薪资普遍较低,这也是有关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政策进一步落实,薪资待遇的逐步改善,有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总而言之,教育学专业尤其适合对教育行业有浓厚兴趣、希望从事稳定职业的考生报考。在出生人口下降的当下,教师过剩的议题非常关注。但即便如此,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专业对口,仍具有较大竞争力。不过,因为其待遇受职称体系影响较大,考生也需要对其薪资待遇建立合理期待。

  需要提醒的是,就业指标代表的是专业的整体情况,具体到每所大学、每个区域情况不同,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只能作为参考。

  近年来新增教育学专业也给志愿填报提供了一个思路,新设专业代表着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方向。根据统计,运动训练近五年新增了77个,是教育学中新增最多的专业。根据广州体育学院介绍,该校的运动训练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有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竞赛组织和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此后新增较多的专业是小学教育,新增了48个。体育教育和足球运动也新增较多,分别新增了46个、41个。这呼应了基础教育阶段强化“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体育、艺术和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师数量明显地增长,2022年分别达到了67.4万、83.0万和10.9万,与10年前相比,增长率分别为55.4%、52.3%和18.3%。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体美劳等课程建设的重视,也映射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积极态势。想要从事教师相关职业,或可着重关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和劳动技术课程教师岗位的发展趋势。

  想要从教,哪些大学的人才培养更有保障更受社会认可?一方面,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结果能作为报考院校挑选的参考是依据。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未公开发布,因此已公开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重点关注。

  教育学评估为A-及以上的院校详情如下。经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被评为A-及以上级别的学科最多,有3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也较多,均有2个,彰显了其教育学学科优势,其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和就业也更有保障。

  除了依据学科评估结果挑选报考院校,国家层面的师范生培养计划也为有志从教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国优计划”。

  该计划是国家支持高水平大学吸引优秀研究生从教,促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计划,旨在对标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该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加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特别是对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重大意义。

  该计划明确,从2023年起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非教育学专业,也能够得到教育学的专业学习机会。

  为鼓励更多优秀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申请该计划并在就读后积极从教,该计划明确在“培养”“从教激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例如,针对非教育类研究生,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意即是说,非教育类 “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可获得双学位。另外,文件明确“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政策。

  尽管“国优计划”并未明确提到从教编制问题,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到,“支持各地通过到岗退费等方式吸引‘国优计划’研究生从教,纳入公费师范生管理”。因此,有志从教的考生和家长,可以着重关注入选“国优计划”的这些高校。

  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对师范教育强校有了初步认知。那么哪些师范院校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不得已提的是部属6所师范类院校。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国家队”。因此,这6所高校在政策支持和资产金额的投入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

  在政策方面,这6所高校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教育战略。有关政策支持让6所高校在师范专业设置、招生、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有优先试点权,比如公费师范生政策就率先在这6所高校实施。

  从资金投入看,6所部属师范院校的预算也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学校最新公布的2025年预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预算总收入121.97亿元,在全国高校预算总收入排名中位居前列,甚至超过了许多综合或理工类“双一流”大学。另外,华东师范大学的预算也较高,为82.29亿元,西南大学预算总收入为64.20亿元,远高于地方师范院校。这些资金保障了6所高校的生均教学经费是普通师范院校的数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的生均日常教学经费(9486.57元),是西部某师范院校的7倍之多。

  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保障下,这6所高校的相关学科也有突出表现。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半的教育学A类学科都在这6所高校。在国家“双一流”和“双万计划”中,6 所高校的多个教育相关学科专业都成功入选,彰显了其师范教育的核心力量的地位,以及国家要持续强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决心。

  另外,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多个专业均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师范专业三级认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可直接参与本校自行组织的该专业中小学教师资笔试和面试。该专业师范毕业生按照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修学规定课程并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视同笔试合格;通过建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有志从教的考生可重点考虑这些大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目前,我国构建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构建三级递进的认证监测体系。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其所在高校可自行组织该专业中小学教师资面试工作。通过建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专业,其所在高校可自行组织该专业中小学教师资笔试和面试工作。该专业师范毕业生按照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修学规定课程并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视同笔试合格;通过建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福建师范大学肇始于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经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合并调整,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据介绍,学校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5‰。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成果斐然,先后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4项,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另外,学校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包括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音乐学、化学、舞蹈学、小学教育等都在其内。19个师范类专业中,对标开展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17个专业全部通过认证,在全国高师院校中率先实现认证全覆盖。

  通过国家二级认证,意味着该校可自行组织该专业中小学教师资面试工作。通过建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即有关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被认定后,报考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时无需参加面试。同时,通过认证意味着人才培养更有保障,考生和家长可重点关注。

  河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中州大学和1951年成立的平原师范学院。1953年,平原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成立河南师范学院,其中理科部分在新乡办学(即河南师范学院二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并慢慢地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为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并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名单。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78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拥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A类学科4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5个,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数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等3个学科持续进入本领域自然指数内地高校百强学科榜单。

  目前,该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心理学、音乐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技术学、化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等专业均通过国家二级认证。



上一篇:破圈的幻象与文学的新生
下一篇:我国前史学学科TOP10院校:兼具学科实力与文明传承!